教育部:重点整治幼儿园、培训机构提前教授小学内容等问题


在教育部6月1日举行的发布会上,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东斌介绍,教育部将落实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“幼儿园、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龄前未成年人进行小学课程教育”的规定,继续开展幼儿园“小学化”专项治理,推动幼儿园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,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;重点整治社会培训机构提前教授小学内容等问题。


朱东斌表示,教育部高度重视幼儿园小学化问题,坚持规范和治理并重,多措并举,防止和纠正幼儿园、校外培训机构对未成年人进行小学课程教育的行为。下一步教育部将更好地落实未成年人保法相关规定,开展专项治理。

新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正式实施

6月1日起,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。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分为总则、家庭保护、学校保护、社会保护、网络保护、政府保护、司法保护、法律责任和附则,共九章132条。

此次修订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相关制度措施,如明确国家监护制度,建立校园欺凌防控制度、用工查询和禁止制度等。同时,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,不满16周岁不得开通网络直播;平台应限制未成年人上网消费、打赏;未经允许手机不能带入课堂;校园欺凌学校不得隐瞒;未成年人住酒店加强登记管理;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岗位,有相关犯罪记录者禁用;学校不能占用假期集体补课;不准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等。(环球网)


国家卫健委就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答记者问

Q: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,生育政策调整完善关系千家万户。当前,我国决定实施三孩生育政策,主要基于哪些考虑?

A:党的十八大以来,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趋势,党中央、国务院审时度势先后作出单独两孩、全面两孩等重大决策部署,取得了积极成效。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,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,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,积极应对生育水平持续走低的风险,统筹解决人口问题,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。

Q:近年来,我国对生育政策作出了几次调整,产生了怎样的效果?

A:党的十八大以来,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两孩、全面两孩政策的重大决策,取得明显成效。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看,目前0-14岁少儿人口占比从2010年的16.6%提高到2020年的17.95%。近年来,由于政策调整原因全国累计多出生二孩1000多万人。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由2013年的30%左右上升到近年来的50%左右。



Q:实施三孩政策,还需要哪些配套措施?

A:要加强统筹规划、政策协调和工作落实,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,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,健全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影响评估机制。要将婚嫁、生育、养育、教育一体考虑,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、家庭观教育引导,对婚嫁陋习、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,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,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,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,降低家庭教育开支。

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,加强税收、住房等支持政策,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。对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,要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。要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,完善政府主导、社会组织参与的扶助关怀工作机制,维护好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。要深化国家人口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区域人口发展规划研究,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。(环球时报)






上一篇:2021年中国教育培训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下一篇:《人民日报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

  • 组委会联系方式
    电 话: +86-021-6121 1142 
    联系人:吴老师:13816852945
    QQ在线咨询:641801097
    邮 箱: wabc_2008@163.com
    网 址:www.shmeducation.com



返回顶部
展开

QQ在线客服

  • 在线咨询
  • 客服001
  • 客服001

QQ在线客服

  • 021-61211142